第五百一十五节 聪明_我要做皇帝
尘缘小说网 > 我要做皇帝 > 第五百一十五节 聪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一十五节 聪明

  送走张汤,刘彻又将少府令岑迈找来。

  岑迈来了以后,刘彻就问了下水车的安装情况。

  岑迈于是就简单得跟刘彻汇报了一下具体情况。

  现在,上林苑里的水车,基本都装完了,所有耗费全部走的少府内库的帐,自然是毫不费劲。

  但是,在上林苑之外,这水车的推广,就变得困难重重了。

  中国人从来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没有看到好处前,任你说的天花乱坠,许下多少承诺,也不会有多少人相信。

  即使是刘彻拿出了所谓的‘退税’作为胡萝卜,更定下了退税额度,可以用于冲抵赋税、平价购买官制铁器农具的优惠政策。

  像是墨苑改进和研发的许多新式农具,如曲辕犁、铁锹以及土化肥,更是只有通过退税额度才能购买。

  但,奈何这些东西,都是新东西,对于民众的吸引力,也就那么回事。

  跟水车一样,想要民众对此趋之若鹜,恐怕要等个一年半载,等待百姓看到了这些东西的威力,切身的体会到好处,还要有着强烈的对比,他们才会热衷。

  在那之前,恐怕多数百姓,也就是看个热闹,图个新鲜。

  想要他们拿出真金白银,千难万难!

  也就只有张汤主政的新丰县,因为张汤组织得力或者说县里的大户想要抱大腿,拍马屁,才推广的比较顺利。

  刘彻听完岑迈的汇报,也是叹了口气。

  他手指转动片刻,然后道:“岑少府辛苦了,此事,先这样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民众不愿意,刘彻也没办法强按着牛喝水,况且有了上林苑的示范,明年水车和相关的退税额度。应该就能有所进展了。

  左右不过等一年,这点时间,刘彻等得起!

  “爱卿,现在少府有多少掌握了建造高炉技术的工匠?”刘彻话锋一转。问起了他最关心的话题。

  “回禀陛下,按照陛下的诏命,臣一日不敢松懈,倾少府之力,全力培养相关工匠。只是,关中能建造高炉的地方太少,且焦炭难觅,至今,少府只有千人左右懂得建造高炉……”岑迈说着就跪下来,拜道:“请陛下治臣之罪!”

  刘彻连忙起身,道:“卿起来吧,此事,罪不在卿!”

  关中自然也有许多煤炭资源。

  但是,想要挖煤。进而大建高炉,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刘彻弄出来的高炉,能耗大,污染高,对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

  别说是少府了,就是刘彻也承担不起破坏关中环境的责任!

  如今少府在上林苑中建了大概百座高炉。

  但在上个月,刘彻命令,停止了其中六十座的运营。

  因为,这些高炉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太大了。

  像关中这样的地方,要是大兴高炉炼钢。用不了十年,整个关中都会变成一个乌烟瘴气的地狱。

  而且,高炉需要大量的优质焦煤。

  在关中,想得到合格的焦煤。就要去山中不停挖煤,选煤,这样会严重破坏关中植被。

  虽然说,工业化一定会破坏环境,造成严重后果。

  人类想要工业化,就要承担这些后果。

  但中国不是欧洲。

  上林苑里不过百座小型高炉。月产铁最多百吨,就搞的附近的山林一片狼藉,附近的河里,几乎都没有鱼虾。

  这还只是开始。

  若是继续下去,甚至扩大规模,上林苑恐怕就没法住人了……

  基于这样的考虑,刘彻已经放弃了在关中新建高炉的任何打算,同样的,最初的备选地区河东也被放弃了。

  河东郡在黄河上游,要是把河东的环境破坏了,恐怕就要祸及子孙。

  况且,河东郡境内只有煤炭,而缺乏铁矿。

  并不适合作为工业基地。

  于是,蜀郡和南阳郡,就进入了刘彻的视线。

  选来选去,刘彻最终决定将南阳郡,建设成为汉室的钢铁工业中心。

  因为南阳郡的优势比起其他所有地方都要大。

  第一,当地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南阳三十五县,人口几近二百万。这在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人口极为密集的区域。

  第二,南阳的煤矿和铁矿也不少,至少,能支撑住最初的炼钢需求。

  第三,南阳交通发达,水力资源丰富,这是一个工业中心必不可少的条件。

  最重要的是,南阳有丰富的冶铁历史,当地也习惯了冶铁作坊的存在,即使会破坏环境,南阳的承受力,也比汉室其他地方强。

  刘彻把张汤和宁成派去南阳,既是要清理当地的豪强和官场,同时也未尝不是打着让张汤和宁成为未来计划铺路的盘算。

  只要张汤和宁成将南阳的局面控制住了,少府立刻就会前往南阳,开展大规模的高炉建设工作。

  不过这个事情,刘彻还需要张汤和宁成在南阳进一步调查,得出更详细的数据,才会开始准备实施。

  毕竟,工业的选址,也是很重要的。

  像清末的汉阳炼钢厂,就是因为选址失误,结果一直半死不活。

  岑迈不知道这些,自然是有些诚惶诚恐。

  刘彻却是叹了口气:“一千人……”

  这个规模的工匠,对于计划中年产百万斤甚至几百万斤的大型冶铁炼钢中心来说,显然远远不够!

  没有两三万熟练工匠和相应的其他工人,就想谈工业化冶铁?

  无疑痴人说梦!

  刘彻踌躇片刻,然后道:“这样,卿回去后,多安排些工匠,随着现有的工人学习,朕不是下令让六十座高炉停止冶铁了吗?卿就安排他们去那六十座高炉那里,让熟练工匠带队,教导和培训,实在不行,就将那六十座高炉。拆了建,建了拆……”

  这也是没办法,只能用钱砸。

  唯一的好消息是,这些高炉的造价都不贵。

  一座高炉。撑死不过二三十金的造价,比起当年太宗皇帝要修的那个亭子都便宜!

  岑迈深深躬身:“诺!”

  打发走岑迈,王道就拿着绣衣卫的情报,开始汇报了。

  刘彻听完后,也笑了起来:“这师家真是聪明啊!”

  王道汇报的是。刚刚被廷尉押解,强制迁徙到刘彻已经定下来的陵邑地址茂乡,成为了第一家陵邑之民的雒阳师家的情况。

  师家其实也算是躺枪了。

  刘彻本来没打算动它。

  但谁叫郅都将他们家报上来呢?

  对于皇帝来说,师家这样的巨贾,简直就跟蝼蚁一样,基本是懒得关注的。

  既然,郅都报上来了,刘彻自然也不会削郅都的面子,左右茂乡那边是需要大量人口和豪强填充的。

  汉室在过去六十年,一直是通过这样的手段。一方面削弱天下豪强和商贾,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手段,强行在关中再造一个经济热点。

  像太宗的霸陵,就是如此,从一个原本鸟不拉屎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一个人口几近万户的繁华大邑。

  而且,还能借此收买整个关中各个阶层。

  那些强行迁徙到关中的地方豪强、富商,只要进了关中,那就是关中豪强世家的盘中餐。

  在关中。获利最大的产业,根本不是什么高利贷,更非是什么经商。

  而是吃大户。

  一个关东大户,家产少说数百万。进了关中,至少一半家产,要被来自方方面面的势力瓜分。

  而且,各个阶层,吃起大户来,那是理直气壮。

  譬如。某个富商,被迁来关中。

  要不要购置田地?要不要在长安城购买一个宅院?

  绝大多数人都会选要。

  这样,关中的地价和长安的房价,自然高涨。

  一亩地,卖个两三万钱,简直跟玩一样,靠近长安的土地,一亩卖个四万五万,也是正常。

  至于长安城的宅院,位置地段比较好的,如尚冠里,一个小院子,轻轻松松卖到几十万。

  就这样,还常常买不到。

  另外,从关东来的豪强大商人,进了关中,肯定都想着融入上流社会。

  于是,很多人都会选择与关中的豪强世家联姻。

  通常都将自己的嫡女,嫁给某位豪强或者大人物的子孙。

  这样一来,就得支出大额嫁妆。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这么干,当个守财奴。

  不过呢,关中的游侠和地方的胥吏,很快就会让你知道,不交保护费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过去几十年,关中的豪门,都是靠着这样的手段,不断的从关东大户身上吸血,壮大起来的。

  相比之下,什么高利贷,什么高买低卖什么的,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以刘彻所知,关中的豪门,早就摩拳擦掌,等着盛宴的开席了。

  但师家却……

  非常聪明啊!

  根据王道汇报,师家刚刚在茂乡,被廷尉的官员释放,安置在刘彻给他们准备的宅院中,师家家主师旦,就立刻拿出了一千万钱,送到了太长公主府上。

  馆陶是谁啊?

  整个关中谁不知道,这位太长公主出了名的拿钱办事,童叟无欺,还信誉非常有保证。

  拿了师家的钱,馆陶立刻就放出话来了。

  说是她的儿子成蟜将纳师旦的嫡女为妾。

  就这样,师家抱上了一个金大腿。

  若只是这样,师家还算不上聪明,充其量,只是机灵。

  但随后,师家就借着馆陶的金子招牌,在关中的大户中穿梭往来,撒出大把金钱和承诺,将自己家剩下的几个女儿,分别嫁给了田氏、安陵氏以及王氏等关中地头蛇,还重金招揽了十几位关中有名的游侠,充作食客,嗯,就是那种拿工资但不需要上班的空头食客。

  付出了如此多代价后,师家居然左右逢源,以平价在茂乡买下了千亩土地,又在尚冠里买下一个大宅院。

  这意味着,师家正式得到了关中其他豪强的认可,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未完待续。)

  (本书采集来源网站清晰、无弹窗、更新速度快)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henyuan9.com。尘缘小说网手机版:https://m.chenyuan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