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逆流抑商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尘缘小说网 > 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 第七十四章 逆流抑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四章 逆流抑商

  马车离开陕地,直奔太阳渡口,沿途的风光人文对杨华已经没有半点吸引力。

  为了方便交谈,公孙衍直接上了杨华他们的马车,自己的车则由家仆驾着紧随其后。到底是纵横名家,且不说那名满眼小星星的随行小吏,杨华也对公孙衍鞭辟入里的论述大为叹服,就连苌弘时时点头赞许。

  公孙衍十六岁便声名鹊起,与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不同,除非消息的来源能够让人确信无疑,否则他都会亲身前去验证真伪。

  其家族已经算是公室的旁枝,不在魏国的权力中心圈内。所幸家境并未过多衰落,优越的生活条件足以支撑他游走列国,亲身领略各国情势。

  正因为如此,公孙衍此时还不到二十五岁,东至燕齐,南至楚越都曾留下他的足迹。除了一些极为偏远之地难以涉足外,对于整个“天下”他都有着旁人难及的亲身体验。

  数年来能够在安邑学宫的论战中独领风骚,正是源于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丰厚积累。

  通过公孙衍之口,秦国变法如同一幅画卷般在杨华面前展开,不论大政方针还是民间种种皆一目了然。

  卫鞅在秦变法已是前年,先是趁着秋收之后的农闲颁布垦草令,大肆鼓励庶民开垦荒地。第二年开春,垦草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卫鞅也被任命为左庶长,正式实施变法。

  韩魏两国所占据的毕竟多是经过晋国这一老牌霸主多年开发的成熟之地,以现在的农业技术条件,可供开垦的荒地数量实在有限。

  相比之下,秦国的垦荒效果更加明显。

  整个关中平原虽然是周王朝的兴起之地,也曾有过完善的开发。可其后平王东迁,将关中拱手让给犬戎,那时的秦国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国,周王室随口就将宗周之地送了出去,可没想到经过数代国君的不懈征战,竟然将犬戎赶走了。

  偌大个关中平原就此落入秦国囊中,当然就没有周室的份了。

  不过秦国总体来说仍然国贫民寡,根本无法完全开发整个关中平原,大量的土地只能任由荒废。所以此番垦草令一发,大量积存的荒地便成为良田,其数量和规模都远不是韩魏可相比拟的。

  卫鞅又在李悝改革的大亩基础上,将秦亩进一步扩大,相比于标准的周亩,一秦亩竟然大出两倍有余,可税赋仍按小亩标准进行征收。

  如此宽松的条件,以至于魏国这些年攻占的秦国领土上的那些农夫竟然纷纷离开富庶的魏国,进入秦国耕种。

  如同各国一样,秦国变法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也极高,不仅对垦荒制定了种种优厚条件,牛耕、铁制农具、专职劝农官一样不少,对于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还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

  说秦国变法学自魏国也没什么错。

  卫鞅本就曾在魏国做过一段时间小吏,到秦国主持变法后,直接颁布实行李悝所编写的《法经》,除了增加一条连坐法外,其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当然,秦国对违法行为处罚之重,令天下各国无不感到匪夷所思。轻罪重刑,哪怕只是没有将垃圾倒在指定的地点,也要被处以黥刑,令其背负一生的耻辱。

  其他在列国不过略施惩戒的罪行,在秦国成为断手斩脚甚至处死的重罪也不胜枚举。杨华听得暗自惊心,如此严苛的法令对于他来说简直不可想像。

  原本他还颇因了解到的历史走向而对秦国心生向往,现在看来恐怕要慎重考虑了。他自己倒不是一个不守规矩的人,但人总难免会犯错,一旦犯点小错就遭到重刑,对他这样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说实在难以接受。

  除了颁布《法经》,卫鞅也如魏国般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激赏军功,并制定了比魏国还要详尽的二十等爵位制度。

  或许是国力尚未达到条件,秦国目前尚未设立像魏武卒那样的职业军队,甚至也没有像韩国那样立即编练新军,仍然维持着平时为农,战时成军的全民皆兵制度。

  除了这些相似之处,秦国变法也有不少与各国迥然相异的地方。

  秦国实行农战为本,商为末的政策。

  齐国大力鼓励经商和发展手工业;魏国则极力鼓励发展“国营”之外的行业;韩国大多数行业都被收归了“国有”,可并不禁止国人取得代为经营的授权。

  秦国就完全不同了,对列国商人倒还算宽松,但却大力限制本国之人从事商业,不仅限制他们经营的范围,还要对其征收极重的商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卫鞅根本不希望秦国还有人专门从事商业,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由国府经营。

  自从齐国以重视商业成为天下首强之后,天下各国对商业的态度都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商人的地位仍无法与贵族相比拟,可是经商活动的限制却渐渐放开。

  当然,农战仍然是各国立足的国本,但像秦国这样明确将商置于末业并强力抑制的,可谓独一无二。

  这也是公孙衍的第一个疑惑所在,不论齐魏,能够达到如今这种富强的地步,无不与商贸的发达息息相关。秦国竟然反其道而行之,让他既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危机感,又看不明白卫鞅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肩负犀首的称号,公孙衍一向对自己的眼光极为自信,像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他游历各国以来首次出现。

  杨华又哪里知道其中诀窍,不过公孙衍的话匣子刚刚打开,他还指望着得到更多的信息,若自己一点独到的见解也没有,恐怕公孙衍也会如之前在学宫那般,因找不到合适的交流对象而再无谈下去的欲望。

  想了想,他试着说道:“未见其利,先究其弊。卫鞅既然能成为一国执政主持变法,不会不知道商业之利,他坚持这么做莫非是想先避其害?”

  毕竟生活在一个全球化大兴的时代,商贸的重要性杨华又哪能不知道。

  但在他穿越之前,世界上却正兴起一股逆全球化的浪潮,他虽只是略有所闻,却也多少明白一点。全球化当然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其弊端同样极为明显。

  频繁爆发的经济危机、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不同国家之间越来越不平衡的发展状况,滚雪球般不断增大的资本力量不仅控制了市场,甚至影响着很多国家政府的决策,操控着战争的起灭,连科技的发展也牢牢地被其钳制、为其服务。

  重商之下,并非天下俱荣,万民同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henyuan9.com。尘缘小说网手机版:https://m.chenyuan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