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民意代表_皇明天子
尘缘小说网 > 皇明天子 > 第二十一章 民意代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一章 民意代表

  “可是朝臣们会说天子与民争利,皇室威严何在?”张嫣喃喃的问道。

  朱由检摇头,与民争利,的确是一顶大帽子,这也是文人墨客最擅长之事,比如这几天,文人墨客,就给魏忠贤和客氏扣上了一顶吕不韦和李园再世的帽子。

  并且非常骄傲的将这种方式,称之为引经据典。

  朱由检略带几分苦笑的说道:“朕又不是不纳税,国帑和内帑是分开的,而且也是三十抽六的征科。西山本就是天子陵寝,早在永乐年间,太祖皇帝建西山陵寝的时候,这里就是皇庄,他们都是侵占,地契在乾清宫内。”

  “至于皇室威严,天子脸面……不要也罢。”

  朱由检摇头,天子亲自下场逐利,这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但是大明五大弊政,张居正都写的明明白白,不尝试解决,他的结局,还是歪脖树下一条绳。

  “祖训有凿山伐石之禁。”张嫣带着几分心疼,为了弄点银子,这个十七岁的少年,当是做尽了铜臭之事,连脸面都放下了。

  朱由检正了正衣襟说道:“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王振摘了太祖的三尺铁牌,有谁仗义执言了?那时谁在乎祖训了。”

  不能革故鼎新,守着祖宗之法,无法过活。

  王振就是导致朱祁镇被也先鞑靼俘虏的内宦,当然被俘和朱祁镇本身的愚蠢,也有很大的关系,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凡是读读三国,都知道安营扎寨,必须要有水源,他带主力到土木堡,就离谱。

  “那几个驸马都尉和传了七八代的伯侯,你打算怎么办?”张嫣还是极为担心的问道。

  朱由检的眼神中也是带着狠厉的说道:“不成事就抓起来,籍家褫夺封爵。朕一直提防着明公们,结果勋戚反而成为了明公的前驱,他们还能成为朕帮衬吗?”

  王莽窃汉是汉代的外戚,杨坚代周是隋朝的外戚,武周代李是唐时的外戚,刘娥登极、宋朝皇太后临朝称制在历代最广!外戚在宋朝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而大明的外戚呢?

  除了英国公这一系外,有明一代,外戚最为孱弱,就可以一言以蔽之。

  他们已经不能成为皇帝的帮衬,甚至站到了皇帝的对立面,留之何用?

  朱由检手里压着数个案子,比如安昌伯侵夺镇远侯地三百四十余顷,但是锦衣卫根据《大诰》八议之法,前往督办,结果发现他们争夺的这三百四十顷地,是采办赋役的官民“闲田”,不属于他们任何一家。

  天下有田地还是闲置的田?!

  怀宁侯孙维藩在道路上私自设卡,向来往行商收税,还贿赂内侍隐瞒此事。

  这件事怎么东窗事发?闹到廷议上去的?

  是怀宁侯孙维藩与其他勋戚争利,为了争那条路上的设卡权,构讼渎讦,互相攻讦闹到了顺天府,被刑部尚书胡应台报了上来,才被朱由检得知,按照《大诰》八议之法,勋戚都需要由锦衣卫督办,田尔耕查到了证据和口供回来,怀宁侯孙维藩不仅设卡,还强抢民女,民怨沸腾。

  刚结案,流放两千里,杖一百。

  倘若仅仅是发点财,朱由检或许还会看在亲戚的份上,理解他们一二,毕竟未被授勋之时,都是穷苦人家,敛财人之常情,他觉得自己已经足够的宽容了!

  可是勋戚常常和无赖群小相关联,私自豢养家丁超过定制十倍百倍也就算了,还豢养了一大批的无赖群小。

  什么是无赖群小?

  群恶行凶,欺打良善,妄拿平人,强要财物是为无赖群小。

  多数都是城中的社团形式出现,而这些社团的当家,多数都是徒流逃犯,聚拢游手好闲的群小,拉无籍光棍帮伙,或抢夺贫民田地土、或强占有禁山场、搁挡往来船只而指要银两、出入大小衙门嘱托公事、货卖九门钱钞、包揽内外钱粮、装载私盐、假称织造、私开牙行、擅搭桥梁、侵渔民利,所有收入都落到自己的口袋之中。

  水陆司府州县、驲递巡司等衙门告状的奏疏,已经堆满了朱由检的案桌。

  这些衙门不管是驻扎在当地,或者经过,这些人就如同寻到猎物的豺狼一样,需要酒食,勒索车辆船只,豪横恣纵,丝毫不畏惧公法衙役,不断的骚扰官府,侵害军民田地,他们围绕在勋戚手下,呼啸与城中小巷,城外山林。

  勋戚为家长,而无赖群小为家仆,形成了一道厚重的保护伞,地方官对这些人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勋戚受到《大诰》保护,地方官慢慢的和勋戚转为合作,维持地方的稳定。

  大明天子在民间的风评一直很差,宋朝时开封府的百姓在三节的时候,都会自己秀一些宫灯送到宫里,虽然非常简陋,但是皇帝收了别提多高兴,这就是代表民心。

  可是大明的皇帝,却是辇毂之下,千里之外。

  哪怕住在皇城根下的百姓,对内侍、勋戚、皇亲都是敬而远之。

  不仅仅是读书人们往皇帝身上乱扣帽子,这些勋戚们代表的是他们皇帝的脸面,危害乡里,大明皇帝的名声能好了才怪。

  而且田尔耕派出的督办顺天府的各个案子,居然都不是诬告,全都证据确凿,当然也有极少部分的假借勋戚之名为祸,但是极少数。

  “倒是为难你了。”张嫣眼神中充斥着担忧,自从这个皇叔登基以来,日夜不辍,案牍劳形也就算了,事事都是糟心之事,也不知道这种励精图治,还能坚持到何时。

  朱由检却一脸淡然的说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

  “俏皮话倒是挺多。”张嫣看朱由检已经信心在握,也就不再言语,扭头奔着侧室而去,既然皇帝有计较,她自然不用操这个心,皇帝张弛有度,她也放心。

  无太后之名,有太后之实,显然朱由检这段时间的种种,得到了张嫣的认可。

  张维贤坐于马上,堵在了香山的山道之上,窑民本来就面目黝黑,在月初月牙之中,更是不好分辨。得亏是山林被伐的七七八八,这山道也无可遁形之处,否则这窑民们,还不是要统统溜过去?

  张维贤拿着一个铁皮的大喇叭,这是台基厂最近做的一批,扩声倒是极为好用,他将大喇叭举了起来大声的喊道:“我是英国公张维贤!你们静一静!听老子说!”

  “你说就是呀!谁知道你是不是假冒的!国公会来和我们窑民说话?”一个壮硕的汉子大声的喊着,甚至扔出了一个臭鸡蛋,砸在了张维贤的脸上。

  张维贤用棉甲的袖子擦掉了臭鸡蛋,气急败坏的说道:“把那人抓起来,那人是个富户,窑民哪个不是佝偻着身子,面目黝黑,他们抹一把锅底黑,混在里面以为老子看不穿?也不看看老子是干什么的!”

  另外一人站了出来,这人一看就是窑民,甚至是指甲因为常年采矿都显得黝黑无比,他怯生生的喊道:“好像是张国公呀,去年春耕的时候,我远远的看到过他一眼。”

  小声议论越来越多,金吾卫的军卒们在窑民之间穿梭着,但凡是看到肩宽体阔之人,就伸手在脸上摸一把,若是在月牙下还泛着白的人,那自然是煽动窑民之人,慢慢的清理了数百人之后,山道里终于安静下来。

  张维贤举着喇叭大声的喊道:“你们听好了!明天,明天你们就去上工!和宁国公府的窑洞子都一样,一斤煤两文钱!若是你们谁没拿到钱,就到英国公府找老子,老子要是不认账,就是你们孙子!”

  军卒中也有几十个人,拿着大喇叭将张维贤的话齐声重复了一遍,山道上的窑民才算是安静了下来。

  “张国公不是俺不信你!万一要是明天没法上工,这工钱你出吗?”一个窑民弱弱的喊着。

  张维贤眼睛一亮,按着万岁爷的指示,他必须要找出这样一个挑头的人,万岁爷管这种人叫民意代表,虽然这词他没听过,但是他倒是能够理解。

  当然寻找真正的民意代表,也是万岁爷耳提面命的嘱咐了很久。

  张维贤倒是大大咧咧的从马上下来,举着大喇叭喊道:“想要老子出钱?老子天天穷的吃萝卜呢,你还指望老子出钱,做梦!”

  张维贤的话引起了窑民的哄堂大笑,良久这笑声才算是安静了下来,张维贤挥了挥手,让军卒们把手中的武器放下,这些人是为了活命才下山,不是为了撞他们枪口。

  万岁爷这招倒是蛮好使的,和窑民讲什么安居乐业方能兴家这种道理,窑民们能听得懂才怪。

  这些窑民们现在已经没有那么严重的抵触情绪了,那就没必要剑拔弩张了。

  这就打开沟通的第一步,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出去第一步,后面才能继续。

  张维贤走到了刚才发声的那个人面前,一把提起了对方,用力的在对面面皮上搓了搓,又仔细的查看了一下牙口上的黝黑,确信了这是个窑民,笑着问道:“叫啥名?”

  “徐四七。”窑民摸着脑门憨笑着说道,这个国公和别的不大一样。

  四七,这是大明朝这些百姓的无奈的地方,明太祖朱元璋本名叫朱八八,就是父母年龄加起来,或者出生的日子,就是孩子的名字。

  明熙祖皇帝,朱元璋的祖父,名叫朱初一。

  明仁祖皇帝,朱元璋的父亲,名叫朱五四。

  大明本来就是兴于微末,靠的就是天下的百姓,可是时过境迁,时至今日,皇帝都落到不得不依靠阉货治国,这是何等的不幸。

  张维贤底气十足的喊道:“徐四七!某来问你!你们明天到了窑上,不能上工,是不是还能到长安门前去?”

  徐四七点了点头说道:“是!”

  张维贤鼓足了腰腹,激奋的喊道:“那就是了,今天,各位父老乡亲,听我一句劝,回去!明天去窑上看看,若是还是不能上工,明天你们再去长安门,我张维贤再拦着你们,天打雷劈!”

  “你说的!”徐四七鼓足勇气的喊道。

  张维贤点头,也没顾徐四七身上都是窑灰拍了拍徐四七的肩膀,用力的握了握说道:“大明英国公张维贤说的!”

  徐四七觉得自己的肩膀一阵生疼的说道:“好。”

  窑民慢慢的散去了,但是徐四七被张维贤留了下来,叮嘱了几句,示意他和窑民们说一下抓的那些人,都是富户家奴、打手、宵小,并且让徐四七领着几个里正,挨个分辨了一下他们的牙口和脸色,并且说明了他们都是恶意挑唆。

  徐四七等人,倒是没有多言,这都是他们乡间地头玩剩下的把戏,每次争水打斗,不都是有人挑事才会打起来?

  他们是再不上工家里就要断粮了,若是明天就能上工,他们才不会管这群人的下场,给谁干活不是干活?给内侍们干活还能赚一倍的钱。

  张维贤将窑民劝回去之后,策马奔着德胜关而去。

  他不是要去抓德胜关的富户,而是去抓两位伯侯和三个驸马都尉,一共五家,都是证据确凿,煽动百姓进京,还是勋戚煽动,同样作为勋戚的张国公,不把他们处理了,他这个勋戚的位子就很难稳当了。

  张维贤当初扛着朱由校从乾清宫出来,因为三大殿未曾修好,只能在文华殿登基,现在又扶着朱由检上位,他为了大明,将能做的事,都做了,而现在的他,需要代替锦衣卫抓捕勋戚。

  这是因为锦衣卫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西山查抄侵占皇庄的煤窑洞。

  西山是从明太祖皇帝朱棣开始的陵寝,这片土地,没有任何皇帝胆敢放弃所有权,毕竟自己死后也要埋在那里。

  历史再多的曲折故事,都阻拦不住大明皇帝收回他们的祖产,任何勋戚在面对金吾卫和锦衣卫的联合执法都需要问问自己的腚下,到底干不干净。

  田尔耕带领着锦衣卫连夜踹开了这些关闭的煤窑的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henyuan9.com。尘缘小说网手机版:https://m.chenyuan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